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厂 > 大厂特产 > 正文

观清真古寺,领略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2-05 10:41:3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012

    清真古寺是美丽伊乡的重要人文标志,在回族群众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县清真寺共16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坞清真寺。北坞清真寺是河北省十大古寺之一。寺中现有最早的文字记载,是镶嵌在大殿外北侧一段砖墙内的拱形石碑。碑文为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所刻,从中可知:北坞原名东务,古寺当于万历十五年前就已初具规模。万历四十五年前,在京为官的回族官吏李奋庸(字仰泉),在古寺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并为寺置地七亩,植树百棵。此后,古寺又经历了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3年),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等多次修葺,才使这座清真寺逐步扩展,日臻完美。时至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三河县(当时此地隶属三河县管辖)知事唐玉书到此“亲诣瞻拜”。在清真寺内大书匾额篆刻碑铭,对寺内建筑一一题名:小石桥题为:“天心桥”;围墙题为“大道之范”;树木题为“众材之林”;对厅题为“元吉之厅”;抱厦题为“修身之厦”;大殿题为“斋戒神明之殿”;南讲堂题为“日曜堂”;北讲堂题为“金曜堂”;沐浴室题为“改过之室”;寺井题为“一阳井”。当时,这些无处不见的“题字”、“匾额”又为这座伊斯兰教的古老建筑,凭添了一笔“儒家”的色调。只是这些匾额都在十年浩劫中一扫而光了。

到了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修炮楼,几次想拆用这座古建筑,但在村民的阻止下终未得逞。在解放战争中,古寺曾遭国民党顽军的炮击,当时掌教的陈杰阿訇被炸而无常在寺中,至今庭前石阶上还留存着弹痕。

解放以后,穆斯林的宗教生活恢复正常,每逢伊斯兰节日,大量的穆民前来聚礼,古寺也曾鼎盛一时,但在“十年动乱”时期,古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是由于广大群众的尽力保护才使古寺主体建筑终于保存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和宗教政策又得到以落实,这座清真寺经河北省批准修复。

这座古寺修复以后,基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劫后犹存的历史价值,引得中外众多的考古工作者纷至沓来,北京市及河北省市各级考古工作者也先后光临。一九八三年四月,全国政协、国家民委领导萨空了、安世伟等一行九人,在河北省民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这所清真寺,他们肯定了这座清真寺在地理位置及历史文物上的重要价值。

清真寺是了解回族传统礼仪、经堂文化、建筑风格以及大厂回族发展史的窗口。

 

网站首页  | 走进大厂  | 新闻中心  | 公开公示  | 政务服务  | 民生互动  | 投资大厂  | 网站地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6-8822114 邮箱:dachangxinxi@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邮箱:dachang wx@126.com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冀ICP备13023028-1号 网站标识码:1310280014   冀公网安备 13102802000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