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大厂 > 发展规划 > 正文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1-07-27 10:53: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07697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大厂回族自治县

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大厂回族自治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就制定大厂回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关键五年。必须坚持政治站位,全面总结工作,深刻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民族团结、生态优先”总原则,坚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目标定位和“全民服务副中心”工作思路,坚持“一城两区多小镇”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四五六七八”整体工作部署,以“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为两大抓手,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一是经济提质增效,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由86.6亿元增长到175.9亿元,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3427元,比2015年增加54188元,人均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影视文创、智能制造及都市食品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城两区多小镇”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凸显。二是主动融入副中心,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围绕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全民服务副中心”行动,持续开展“四个全民”抓服务,不断提升大调研的针对性、大培训的专业性、大转变的主动性、大招商的实效性;成功举办两届“北京市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共签约落地项目28个,中航试金石、景隆重工、力准机械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和大厂数字经济总部商务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与国家京剧院文旅融合产业化基地项目被共同列入省重点项目;生态、医疗、教育等领域对接合作不断深入。三是“五城同建”成果丰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动“五城同建”抓环境,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和“全国文明城市”四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通内畅”交通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小厂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陈府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四是环境更为绿美宜居,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4%,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1,全市正排第一,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全市正排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达标率为75.96%;水环境质量逐年向好,坚持“截污、修路、栽树、清垃圾”工作标准,持续保持潮白河、鲍邱河水体达标;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7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气代煤”工程,实现“全域无煤化”清洁供热率和燃气普及率均已达到100%五是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卓有成效。全县各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全省综合改革试点、民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创建工作圆满收官,河北省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区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成效显著;“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接力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参加进博会、科博会、“5·18”经洽会,“9·8”厦洽会等大型展会及高端论坛,成功举办“创新大厂·智享未来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等大型招商对接活动。2017年荣获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2020年荣获“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称号。六是民生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对标对表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老龄津贴发放范畴、重特大疾病救助、社区服务用房配建等3项保障水平与通州区接近或持平,在全国领先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标准、孤儿救助标准、困境未成年救助标准等8项保障在全省领先;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建档立卡户提前一年全部脱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省市前列。七是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大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拱卫首都安全,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服务任务;扫黑除恶成果明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明确“健康稳定双目标、防控发展双胜利”的努力方向,实现了全县域无感染、无疑似、无确诊三个“零”,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速恢复增长态势。经过全县人民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县上下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为开启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环境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大局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发展条件有利。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建设,《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协同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为大厂协同发展明确了发展定位,指明了发展路径。从大厂自身来看,我县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战略机遇,统筹开展各项工作,随着一批与京融合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项目的落地实施,大厂的区位价值、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将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明城市”四个国家级金字招牌落地,大厂城乡面貌、城市品质、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水平,以及区域影响力、吸引力和美誉度将不断增强;随着《协同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潮白河新公路桥、北京城市副中心M101线向大厂延伸等可预见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将为大厂进一步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力,加快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实现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通瓶颈制约,提供必要条件,大厂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机已到、大势已成。但也要看到,我县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挑战,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主导产业基础不强,集群发展态势还没有形成;协同发展、减量发展大形势下,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凸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招数还不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全县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的新趋势新任务,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国家、省、市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定位,科学谋划发展,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循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力谱写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3.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到三五全市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经济强市、美丽廊坊的远景目标。根据党中央、省委、市委《建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展望二三五年,全县将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交通、生态、服务协同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实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发展;全县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转化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产业向更优结构、更高质量迈进,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全县环境更加绿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丽大厂目标基本实现;城市运行更加人文智慧,基本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二、把握指导方针,明确“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谋划推进大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大厂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树立民族区域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标杆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以绿色发展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民族团结,生态优先”总原则,坚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青年友好型城市、民族区域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标杆”总体定位,确立“学习昆山,对标通州,大干‘五二一’,全面融入副中心,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为廊坊发展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四个全民”抓服务、“五城同建”抓环境、“六个小镇”抓产业、“七有保障”抓民生、八项规定抓党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城市经济、民营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城乡文明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与大厂区位优势相匹配、与大厂经济基础相对等、与党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开启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推动大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联动发展,在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打造发展新优势,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学习昆山,对标通州,大干“五二一”,全面融入副中心,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为廊坊发展发挥生力军作用(五即“五个大厂”:全力建设“创新大厂、数字大厂、健康大厂、平安大厂、品质大厂”,二即“两大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即一个目标”:奋力向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进军)。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青年友好型城市、民族区域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标杆”总体定位更加彰显,产业后花园、生态后花园、民族和谐后花园基本建成,青年友好型城市影响力持续增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具有大厂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富发展活力,与区域功能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更加系统有效,城市智慧美丽安全,人民安居乐业健康,社会文明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平稳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向400亿元进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创新大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协同发展继续向纵深推进,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能力显著提升,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进一步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取得突破性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的地位更加巩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广度与深度不断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民族更加团结进步,大厂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和水耗超额完成上级要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城乡融合迈上新台阶积极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改造,“数字大厂”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全力推进“品质大厂”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县城城市更新和核心功能提升取得更大进展,城市特色风貌更为突出,全力创建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以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市魅力更为彰显。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健康大厂”建设成效凸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争取夺得“长安杯”,社会管理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平安大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民族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

三、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抢抓北京“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北三县延伸布局”机遇,坚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总体定位和“全民服务副中心”发展思路,强化“一盘棋”理念,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把服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持续推进“四个全民”抓服务,协同推进区域市场建设,全面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7.持续推进“全民服务副中心”行动。坚持“四个全民”抓服务,加快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抓好“全民大调研”,健全完善与副中心各层次对接合作长效机制,掌握项目外溢和创新主体发展需求,明确服从服务方向;抓好“全民大培训”,构建符合副中心标准和大厂发展需求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的广度与深度,提高服从服务水平;抓好“全民大转变”,增强全面融入意识,强化服从服务保障,不断提高服务副中心的全民参与度;抓好“全民大招商”,坚持市场化对接和组织对接相结合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和产业转移的精准性实效性,增强服从服务活力。

8.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产业协同分工与联动发展,面向北京及城市副中心发展需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依托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合作,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积极吸引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平台型企业等共建跨区域产业基地,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大厂特色产业集群。鼓励企业主体、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互动,不断提高协作层次与水平。

9.强化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全面落实“四统一”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交通、信息、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京唐铁路、潮白河新公路桥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统一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领域资源共享,吸引在京优质医疗资源向大厂纵深布局,构建社会保障互联互通互认机制,深化联控、联防、应急管理等安防体系建设。深化联建联防联治,建立生态保护协作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美丽大厂,构筑首都生态屏障。

四、聚焦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做大做强做优影视文创、智能制造、都市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0.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在高新区集聚发展,积极创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1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高端商业、智慧旅游、教育科技等特色服务业。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智能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打造现代商业街区和民族特色风情街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物业、寄递等服务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2.做大做强做优三大主导产业。聚力做大做强做优影视文创、智能制造、都市食品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瞄准影视文创产业前沿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动融入大北京文创产业集群,实现影视文创产业跨越式发展;把握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趋势,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着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度对接北京都市食品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高端特供、在线销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以创新引领提升都市食品价值链。

13.着力推进“数字大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发展,实施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企业云建设,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抓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4.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压延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完善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持续锻长板补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品质,持续深化标准化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发展,争创更多国家品牌,争做行业标杆,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大厂”建设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大厂”,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标志性成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大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5.持续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新区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大型工业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升级研发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实践基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建设一批支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为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京津研发,大厂孵化转化产业化”为方向,深入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搭建跨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加大力度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大厂集聚,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大厂落地转化。聚焦影视文创、智能制造、都市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搭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动对接京津科技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在大厂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分支机构。积极支持本地龙头企业与京津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提升本地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16.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围绕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转化需求,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搭建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大厂企业在“研发-孵化-中试-成果产业化”全链条上的支撑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并形成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

17.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育、引进、用好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鼓励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与京津建立稳定持续的干部交流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柔性引进产业升级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全面落实普惠性政策,健全科研收入分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扎实推进本地人才队伍梯次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及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18.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打造全链条、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扶持创新服务平台、孵化器、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发展的动态补贴机制,落实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管理中的后补助机制。建立企业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引导域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大技术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整合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扩大研发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出题、政府立题、企业担题、协同破题”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六、积极推进内需扩容提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19.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破除大厂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大厂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依托国内强大需求,聚焦京津两大市场,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充分释放内需潜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20.强化“数字大厂”新基建支撑能力抢抓“两新一重”建设机遇,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抓好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改造。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导向,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基建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培育线上线下融合新经济。探索“新基建”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新基建”向农村地区延伸。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

21.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间投资投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领域。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投资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工、储备“三个清单”,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滚动发展格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开办速度,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提高要素配套保障能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22.全面促进消费升级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打造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家政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拓展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引导和支持大型商贸企业、餐饮企业和特色街区开展夜购、夜娱、夜宵等夜间消费服务,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加强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设施建设,服务京津消费市场。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提升农产品进城和商品下乡双向流通效率,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日消费。优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稳外资稳外贸、提升行政效能、高新区扩能升级等,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格局。

23.加速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破除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持续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实施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全面落实各项援企惠企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不断完善畅通、紧密、常态的政企沟通对接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

24.全力稳外资稳外贸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大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以科博会、进博会、5·18经洽会“9·8厦洽会等为平台,全力引进一批外资项目,促进外资利用持续稳定增长。持续完善服务外经外贸和外商投资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扎实推动外经外贸和外商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先进技术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促进进口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25.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审批流程深度再造。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和确保领先地位。全面推进信用风险分级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水平。

26.推动高新区扩能升级。以全面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抓手,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对标对表国家级高新区,全方位提升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功能,着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努力打造一批“亿元楼宇”,不断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厂数字经济总部商务区、中关村京东硅谷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区中园”。全面落实开发区创新改革政策措施,创新土地出让、人才引进、产业聚集等政策,加大与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合作力度,提高市场化开发运营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切实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引进、落地与实施。

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7.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绿色农业和智慧农业,拓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创意体验等功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养殖转变,加快畜牧业集约高效发展。立足京津、冬奥会等高端农产品供应需求,全面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模式,加快创建一批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按照“项目支持、产业集聚、龙头带动”思路,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28.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全力创建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加强城镇风貌设计和建设,结合不同职能定位,加快产业型和休闲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村落格局,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类型,引导村庄改造建设。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街道整治、垃圾处理,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大力推广小厂村改造模式,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村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9.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理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用地和宅基地制度创新,争取开展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九、坚持生态优先,建设和谐共生新家园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后花园”。

30.全力巩固深化“创城”成果。坚持生态优先,推进“五城同建”,深化“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升万亩银杏林、星河森林公园环境功能,打造千亩樱花园、潮白沙滩休闲公园,积极落实河流廊道、郊野公园、幸福绿道等项目建设,完善园林县城管理制度,巩固园林绿化成果。推进潮白河森林公园、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迎宾大道东通工程、县城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启动实施“四水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园林、交通、环卫、市政、河渠“五个旅游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打造特色城乡生态景观。

31.持续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全面提升综合环境质量,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散煤管控,进一步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强化工地、道路、混凝土搅拌站扬尘综合治理,深化大气防治成果。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潮白河、鲍邱河等跨界河流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快实施夏垫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工程等污水集中治理PPP项目,加快重点区域雨污分流建设,持续保持鲍邱河、潮白河水体达标。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严格管控地下水。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环境管理,完善土壤环境监测、评估、预防和执法体系,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和危险废弃物管控。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要求,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32.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分散设立企业向园区集聚和区内企业间的清洁生产及循环化改造,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加强污染物集中治理,创建绿色园区和循环发展园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推广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等,提升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

33.全面实现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规,实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全覆盖,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加强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重控制,稳妥推进水价改革,完善阶梯水价等调控政策,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完善废物物资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改善垃圾填埋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提升园区和城市资源利用水平,全面推行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

34.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强对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末端治理的正向激励,加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领域投入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增强全社会文明意识,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共建,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文明防治机制,实现资源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及循环利用。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执法力度,建立环境保护后督察制度。健全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总量管控,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生态文明监管机制,推进智慧环境检测网络建设,深化环境监管跨区域联动,完善社会公众举报案件快速查处机制,鼓励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十、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力推进“品质大厂”建设

加快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品质大厂”,坚持大厂发展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标准,加强城乡规划、设计、建设和管控,推动城乡功能多样化和服务品质化升级,持续提高大厂城市魅力,巩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品牌形象。

35.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推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有机衔接,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科学合理调整优化生态功能布局。完善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强化规划监督实施,严格审批和监管,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36.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面落实大厂总体定位,壮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制定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精心做好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客厅”和优美天际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城中村改造和社区建设力度。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高端产业和金融、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3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城扩容提质,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聚集发展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特色小镇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新亮点、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阵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统筹职住平衡、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8.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风貌规划和管控,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健全统一的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构建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入乡返乡创新创业。全力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青年综合素质,加强城乡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十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39.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扎实做好“六进”和学校“三进”工作,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增强网络治理能力。

40.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41.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构建一批省市级文化标志平台。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强化历史文化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传承、利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策划文化体育高端赛事,培育引进更多的品牌文体活动。优化城乡文体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文体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42.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壮大以影视传媒、文化演艺、戏剧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系列本土优秀文创作品,创新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发展,合理布局和规划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讲好大厂故事,传播大厂声音。

43.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特色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精品街区。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做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温泉旅游,培育影视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会展商贸旅游、研学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办好旅游和经济发展大会。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完善自驾旅游和自助旅游服务体系。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为可靠。

44.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力度和精准性,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5.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千方百计的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高标准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方式,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创新模式发展。健全失业预警监测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和托底安置。

46.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和普惠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补齐教育基本设施短板,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47.全面推进“健康大厂”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大厂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社区、农村等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广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统筹做好医疗人才规范化培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健康产业,鼓励社会办医。

4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巩固提升“六个覆盖”、“三个常态化”水平。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工作。

十三、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谱写“平安大厂”建设新篇章

认真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夺取“长安杯”为目标,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以大厂之稳拱卫首都安全

49.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燕赵净网行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50.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化解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科学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预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入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编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51.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坚持依法开展民族事务治理,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民族法治宣传,树立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仰。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双拥模范城市”成果,争做民族地区“双拥”新标杆。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民族经济发展全局,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措施与激发民族经济内生动力相结合,不断增强民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区域民族经济特色,不断释放民族经济发展潜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纵深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

5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诉求表达与沟通反馈机制,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积极推动上级交办信访积案动态“清仓归零”,确保“北京不去、河北不聚”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经济发展安全。打造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切实担负起首都智慧护城河责任,做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53.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协调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形成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合力。优化完善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建立起重大风险与应急之间的无缝衔接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4.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群众参与的制度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精细化管理。巩固扩大乡镇(街道)和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健全信息化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健全农村、社会组织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大数据、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加快“智慧大厂”建设,深化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和智慧交管建设,加强物业管理和出租屋管理。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铸就大厂永续发展新辉煌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始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55.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治站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快干部年轻化进程,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深化常态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强政治巡视巡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6.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健全干部理论培训常态长效机制,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锤炼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57.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提高人大履职能力,增强人大整体功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优势和作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持续深化宗教治理,扎实开展“双创四进”,完善“三项制度”。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坚持党管武装,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58.狠抓规划体系制定和落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和规划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制定大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实施清单台账管理,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县上下要更加地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大厂、数字大厂、健康大厂、平安大厂、品质大厂”,开启大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1月30


网站首页  | 走进大厂  | 新闻中心  | 公开公示  | 政务服务  | 民生互动  | 投资大厂  | 网站地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6-8822114 邮箱:dachangxinxi@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邮箱:dachang wx@126.com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中共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冀ICP备13023028-1号 网站标识码:1310280014   冀公网安备 13102802000331号